新華社貴陽5月31日電(記者王橙澄)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青杠坡鎮茶溪村,記者在蜿蜒山路上步行數十分鐘後,終於來到了大山裡的“希望童園”。窗明几淨的教室里,30多個農村孩子,正在志願者老師的帶領下跳舞,這是他們為六一兒童節準備的節目——《朵朵花兒向太陽》。
      這樣的山村幼兒園,目前在貴州省有100所,這是共青團貴州省委、貴州省青基會推出的“貴州山區希望工程——希望童園計劃”,也是全國青基會在農村村級學前教育方面的率先探索。
      從今年2月底開始,3000多名3至5歲的農村孩子,和城市孩子一樣,陸續踏入幼兒園,接受學前啟蒙教育。
      “孩子們的變化非常大。”茶溪“希望童園”志願者幼教老師陳敏告訴記者,班上的35個孩子都是留守兒童,剛來幼兒園時,他們都很怕見生人,不敢和老師說話,也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      入園兩個多月來,孩子們漸漸變得活潑、開朗、大方,知道要常洗澡、勤更衣,懂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,學會了許多兒歌,天真快樂的笑容在他們臉上綻放。
      這在許多農村家長看來,都是過去不敢想象的。思南縣大河壩鎮泥溪村的家長王鳳說,她和丈夫過去在廣東打工,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在家生活,沒有幼兒園,老人下地幹活時,孩子只能跟到田裡去,玩累了就在田坎邊睡一會。
      “沒想到如今老家也有和城裡差不多的幼兒園。現在,孩子會從1數到100,還教我們唱歌,懂事多了。”王鳳說。
      地處西南的貴州是我國勞務輸出大省之一,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,導致貴州農村出現大量留守兒童。近年來,貴州農村學前教育得到較大發展,但在許多邊遠貧困山區,村民居住分散,村級幼兒園缺口大,許多農村學前幼兒得不到早期啟蒙教育,在認知、語言、人際交往等方面與城市接受早教的孩子存在明顯差距,尤其是留守兒童。
      為此,共青團貴州省委、貴州省青基會決定從村級幼兒園入手,升級“希望工程”,探索填補農村學前教育“短板”的新模式。
      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‘撤點並校’後,不少農村小學和教學點有了富餘校舍,我們把這些校舍充分利用起來,變廢為寶。”貴州省青基會副秘書長袁小松說,這樣不僅節約了資源,減輕了硬件投入負憚還可以方便附近村民小組的幼齡兒童上幼兒園。
      據介紹,“希望童園”計劃通過凝聚多方力連共建村級幼兒園。當地的村級小學提供富餘校舍供開辦童園;青基會面向社會為每所希望童園募集每年4萬元的辦園經費,用於2名幼教志願者老師生活補助、培訓、保險以及配置基本教學器材和玩具。
      同時,當地政府負責免費提供童園的水電保障及基本幼教設施;當地團縣委、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為每所希望童園招募、培訓、管理2名幼教志願者;童園日常管理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。
      “‘希望童園’為農村孩子帶來希望。” 貴州省青基會秘書長宋靜說。目前,“希望童園”在貴州只有100個試點,仍有許多農村沒有幼兒園,希望有更多愛心企業和人士能夠伸出援手、獻出愛心,讓更多的“希望童園”在農村設立,讓更多笑容在農村留守兒童臉上綻放。  (原標題:貴州“希望童園”讓山區留守兒童擁有快樂童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wvsqp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